院内动态
首页 > 院内动态
跨省合作助推皂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科技部选派贵州省织金县科技特派员、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雷红涛教授、黄卫娟副教授赴河南省开展皂荚产业调研。

雷教授一行在调研嵩县皂荚刺产业发展情况后,于8月1日到河南省林科院,就皂荚良种选育、低效林改造、高效栽培及高值化利用等与林科院皂荚创新团队开展深度交流。皂荚团队刘艳萍博士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皂荚系列成果及推广应用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黄卫娟介绍了织金县皂荚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及华南农大在皂荚功能性成分分析及高值化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8月2日,皂荚团队和雷教授一行赴南召县,在郝鹏飞副县长陪同下,对皂荚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南召县金豆皂业有限公司,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公司负责人吴永军详细介绍了皂荚系列良种的特性、生产管理技术和产量,以及在河北、湖北、贵州的推广应用情况。在银河虎山皂荚种植基地,调研组一行察看了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县 “皂荚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详细了解皂荚低效林改造成效、良种采穗圃营建等。国家林草局皂荚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院县共建皂荚专题负责人范定臣介绍,该地块2014年用皂荚实生苗造林,生长了10年,几乎没有一点收益,形成了低效林。2024年春季通过院县共建项目推广良种和新技术,采用高接换优、调整密度、皂荚和连翘间作,以及整形修剪、无人机一喷多效(病虫害防治和叶面生物菌肥)等技术集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场看到少部分已经挂果,预计3年后进入初产期,5年后进入盛产期,每棵树平均产荚果15公斤,在当前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亩均产值可达4500元以上,再加上连翘的收益,能够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目标。在南召县皂源有限公司,调研组详细了解了皂荚果皮分离加工设备、生产能力及市场销售情况,公司负责人李可介绍,由于近年来皂荚米市场良莠不齐,价格持续下跌;随着洗涤和天然抗生素市场的兴起,皂荚果皮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攀升,以前当作废弃物丢弃荚果皮,现在每吨价格在1500元以上,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福建、广东等省份。

8月3日上午,皂荚团队和雷教授一行赴确山县河南菡艺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皂荚种植、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植物清洁产品生产企业,2025年累计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2026年底整体营收将突破8000万元,公司生产的菡艺天然皂角洗衣液、洗洁精产品在2024年世界林产品及木制林产品展览会上分获金奖、银奖。公司董事长李亿带领调研组考察了皂荚在废弃矿山治理、生态修复等国土绿化工程中应用及林下种植中药材模式,参观了皂荚洗涤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车间及产品展示,并就皂荚多功能产品开发进行了座谈交流。

雷教授表示通过此次调研,对皂荚全产业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河南省在皂荚良种培育、集约化栽培和精深加工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华南农大食品学院具有人才和专业优势,下一步将联合河南省林科院皂荚团队,集智攻关,开发出皂荚高值化产品,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杨伟敏院长指出,此次调研为华南农大和河南省林科院搭建了跨区域合作的桥梁,双方在皂荚产业链研发上各具优势,希望双方深化合作,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皂荚产业高质量发展,使皂荚这一古老树种在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森林“四库”,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